夜间
笔趣阁 > 骑砍三国之御寇 > 45、有凤来仪(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sx110.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稍顷。


哒哒的轻响声中,一个人便在这亲兵的引领下从远至近,大步而来。


人影刚刚现于廊道,王政便放眼望去,忍不住心中便暗赞一声。


单看这副三国名士标配的好皮囊,心中已多了几分期待。


那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如傅粉,五官清俊,双目更是炯炯有神,虽然似是因远道而来一身的风尘仆仆,却是完全无法掩盖其眉宇间的神采风流,气宇轩昂。


待年轻人走到凉亭时,两人四目相对的瞬间,王政更是心中下了判断。


此人出身绝非平民!


甚至一般的寒门子弟,恐怕也不可能有他这般的眼神。


即便对方已在克制,眼里过人的王政还是看出了那双眸中内敛的自信、与骄傲。


那是近乎桀骜的自信,难以驯服的骄傲!


在这乱世,能将晚辈子弟培养出这样高人一等的心气...


纵然不是钟鸣鼎盛的豪门大户,也必是衣食无忧的乡绅望族。


视线随意的下巡,看到对方的衣着打扮,王政更加确定了自家的判断。


穿越一年,从一个食不果腹的草芥流民,到如今坐拥半郡,麾下数万人的天公将军,便是不太在意个人生活享受,作为一个高位者,王政在起居上的变化也是极大的。


如今他日常的所食、所居,便不算是奢豪,也已精细到远超大部分人了,而在眼光见识上,同样也是今非昔比。


对方的一袭青衫虽然被污迹、尘土沾染地有些凌乱不洁,不过王政一眼之下,还是看出了其做工、用料上的讲究。


就在王政打量儒生的同时,对方也在不动声色地暗自观察王政,并在心中做着评估。


虽然这些时日他一直有留心王政和其军队,也听闻了不少其相关消息,但是真当面见本尊时,青年也依旧和大部分人第一眼见到王政时的反应相同...


确实...太年轻了吧?


青年有些感慨,如此年轻便能拥兵数万,哪怕是聚众极容易的黄巾贼寇而言,也是十分罕见的。


何况一直留心的青年更清楚,王政麾下的黄巾贼寇,与其他人...


可是大大不同的。


也不知此子究竟是如何练出这般多的精兵悍卒,更令他们死心塌地?


心中思忖之际,青年倒也不敢太过怠慢,毕竟不久前遭逢剧变,他如今的心性城府,相较之前俱都进益不少。


随着青年主动地长揖一礼,已是先行开口:“不佞,见过天公将军当面。”


啥?不令?


这个陌生新鲜的词汇,让王政先是一怔,有些狐疑地望了眼青年。


这是自称,还是名字啊?


看出了王政眼中的迷惑和问询,青年撇了撇嘴,脸上浮现古怪的表情,主动解释道:


“《论语·公冶长》有言:雍也,仁而不佞。”


“佞者,口才也”


哦,这样啊。


王政先是恍然大悟,随即醒悟过来,登时老脸一红。


没口才?


我看你丫挺牙尖嘴利啊!


这波伤害来的猝不及防,让王政羞惭之下,登生怒意,强自按捺住起伏的心绪,他皱眉盯视着青年好一会儿,在对方泰然自若中,猜测对方此举的用意。


用这么个冷僻的自称,这是有意令我难堪吗?


古人自称并不少,以对方文士的打扮,无论是“愚”,“在下”,“鄙人”皆可。


也自然不至于让王政因没文化而吃了个闷亏。


应该不会如此不智...


暗自摇头的同时,又看了眼对方,见到那眉宇间的傲气时,突然脑中灵光一闪,猜出了真相。


这小子...太骄傲了。


像一只永远不恳低头的凤凰般,坚持着高昂向天。


任何自谦的词汇,在他看来都是贬低自己,哪怕面对自己这样的一方大将,竟是半点也不情愿!


不称愚,是自认聪慧;不称在下和鄙人,是不肯伏低...


王政料想的不错。


进府之前,青年原本想好的自称是“小子”。


只是看到王政本人之后,哪怕之前已知道对方年纪不大,但青年也没想到竟是比自己还小上几岁,只得临时换了个自称。


有点意思...


我且看看你是真骄傲,还是假骄傲...


猜出真相的王政啼笑皆非之下,突然生出逗弄的心思。


只见他先是冷哼一声,面如寒霜凛冽,同时间暗自用系统发出指示,便见一旁的亲兵直接站了出来,更是满脸狰狞地对着青年喝道:


“你这儒生,见到天公将军,为何不跪?!”


此时的青年其实心中也有些懊悔,他只是骄傲,并非愚蠢。


看到王政脸色突然变得阴沉,心中也在暗自懊悔自家的孟浪。


乍一逢面便将对方触怒到了...


此行目的成败不论,自家安危恐怕都有不测...


此举,不妥!


只是这时亲卫说出这般威吓的话语,却立刻激起了他的傲性,刚刚的悔意登时抛诸脑后。


他洒然冷笑,腰板猛地一挺,声音激越,铿锵有力:


“不佞虽是书生,却也曾读过《孙子兵法》,知将有所谓五德!”


“智、信、仁、勇、严、。”


“有人善意来此,不迎反拒,此为无智。”


“广而告之,做求才令,真有士来此,却不以礼待,此为无信。”


“不佞更听闻天公将军起事起来,赵县屠戮妇孺,广饶杀尽降卒,此为不仁。”


“天公将军未曾发言,尔一兵卒便莽撞上前,可见军纪松弛,此为不严!”


“若是天公将军唆使...”说到这里,青年放声大笑:“那便是妄图以甲士之勇,威逼吾一介区于笔砚的书生...”


“倒是甚为勇决啊!”


“大胆!”


亲卫虽粗鄙不文,也大概听出了这番言论的意味,竟是对天公将军的贬低叱骂,不由勃然大怒。


这次已非王政授意,而是直接阔步上前,“锵”一声清响,却是刀已出鞘!


“尔竟敢如此放肆!”


不屑地瞥了眼亲卫,更全然无视抵住脖颈的锋刃,青年毫无惧色,继续补刀:“对了...”


“不佞亦是从青州而来,曾听说将军刚刚攻破临淄,便立刻背刺盟友徐方,纳其部曲..”


“如此行径,可谓之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