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七零年代小媳妇 > 第320章丰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sx110.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20章丰收


稻穗金黄,田中的禾花鱼也养肥了,余国庆早两日就去市里打通渠道,船老板自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只是齐悦没料到船老板会亲自过来,不过却是以余国庆远方亲戚的身份来的,村里人并不知他二道贩子的身份。


船老板去田边看见一条条越水而出的禾花鱼,眼冒精光,那一条条鱼少说也有1斤,肥的得有三斤重!


心中飞快盘算,他拉着余国庆去边上商议。


齐悦望了一眼,没有过去,讨价还价的事还是交给精明的舅舅去做吧。


“放水,捞鱼!”


果然,不一会儿,余国庆满脸喜气地回来,挥手下令,响应他的是一片兴奋的欢呼。


扒开田埂口子,水流哗啦啦地倾泻入沟渠,田中水面越来越低,鱼儿惊慌游走,最后都涌入田埂里侧的壕沟里,拥挤成团,惊慌跳跃,溅起一片水花。


村民提桶拿盆,捋了裤腿下田捞鱼,被惊慌的禾花鱼溅了一脸的水却笑得更加欢畅。


“我也要下去捞鱼!”


齐明明兴奋叫喊,生怕被人阻拦,没捋裤腿就跳下去,不想脚下泥太滑,啊地一声朝水面栽去,齐悦眼疾手快抓住她的胳膊才让她稳住身形。


四周禾田却接连响起啪叽声,一个个孩子摔成了泥娃,自己又利落爬起来,张嘴大笑,冲入人群中捞鱼,被大人打骂也不肯上岸,兴奋地下手捉鱼。


鱼儿滑腻,从孩子们的手中滑出,他们急得哇哇大叫,干脆脱了褂子做网兜鱼。


齐明明看得眼热:“大姐,我给你捞条最肥的鱼做汤喝。”


说着挣开她的手,加入捞鱼人群中,跟那群嬉闹的孩子混在一处。


齐悦看得发笑,也不阻拦她,牵着眼巴巴想要下水的牛根去看装了鱼的水桶,嘱咐他看到鱼跳出来就喊人。


牛根盯着水桶的鱼眼睛发亮,小脑袋用力点了两下:“大姐放心,我一定看好鱼,一条也不让跳出来。”


齐悦被他认真的模样逗笑,刚揉了揉他的脑袋,就被余国庆喊走。


同时被喊走的还有袁叔和村干部,船老板笑眯眯地站在其中。


大家商量了一下,一边捞鱼,一边送到村中用大秤砣称重计数,以加快效率。


齐悦跟着回了村中,装满禾花鱼的水桶一桶桶地送到村头,上称称重。


十斤、二十斤、三十五斤……一个个数量报出来,都引来一片欢声笑语,有会算数的当场算出价钱,让村中那些没有承包田养鱼的村民一阵羡慕加眼红,但这个时刻没有一个人说不好听的,顶多向人恭贺时酸不唧唧的。


被恭贺的人笑呵呵的应了,根本不计较。


忙乎了一上午,终于将田里的鱼捞得完,挑出个头太小以及细小的鱼苗,所有的鱼上称,抛去尾数一共2530斤,承包的水田是60亩,也就是说一亩田产出42斤有余。


这个数量不算高,但这是茅坪大队头一年养禾花鱼,就算有袁老实指导,但村民的经验毕竟还是不足,又经历洪涝,有这样的结果已经让人很是惊喜,一个个眼睛放亮地看向余国庆。


一向被人数落二流子的余国庆,此刻很享受大伙瞩目的视线,他腰板挺得直,轻咳了一声:“我已经找到销路,对方给出的价是5毛一斤,也就是说我们今年养的鱼总共能得……”


“1265块钱!”


余国庆正要报数,一个更快的声音激动地喊了出来,大伙扭头发现喊话的是村中最混不吝的胡三,顿时一片到嘘声:“你个二流子会算数?别出来丢人了。”


胡三梗着脖子大喊:“我不会算但我会听啊,我刚刚听到齐组长口算了。”说着转头齐悦求证,“齐组长,你说我说的数对不对?”


齐悦是承包组的组长,但她除了承包之初管过事外,其他时间都丢给袁叔管,如今被胡三喊组长还有些羞愧,不过对上大伙齐齐看过来的目光时,她大大方方点头:“确实是1265块钱。”


“我就说我没听错。”胡三得瑟地挺胸。


在场其他村民却怔在原地,之前虽猜到会有不少钱,但却没有亲耳听到这个数来得震撼,这些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的村民真的被这个数字震住了。


难以置信,震惊,激动,以至于一时发不出声。


过了一会才有人发出激动的声音:“我的亲娘啊,有一千多块啊,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啊!”


“别说一辈子,就是两辈子三辈子你也见不了这些多钱。”


“看你们这没出息的样,今年能挣一千多,明年咱队里的田都养上鱼,别说一千块,一万块都能有!”


“对对对,所有田都养上鱼,咱茅坪村就变成万元村,到时咱买上拖拉机,突突开到隔壁富江大队去,让他们再不敢说咱大队穷得老鼠都不留窝。”


“对,让富江大队那些眼睛长到脑壳顶上的人眼红去!”


村民兴奋地讨论着,吹牛打屁,一片欢笑声。


就在这时,他们记挂着明年要买的拖拉机都突突开进了村子,这是余国庆一早联系过来拉鱼的车,但油费有船老板出。


余国庆什么都能吃,就亏不能吃。


船老板虽装着肉疼,但看到那一桶桶抬上车斗的鱼,眼睛都快笑成一条缝。


所有鱼都上了车,又盖上好几层的干稻草遮挡,然后才突突地开走了。


不过船老板上车之前,拉着余国庆到背人的角落,将一个灰不溜秋的布包交给了他。


“没承包田养鱼的去齐组长家准备鱼宴,承包组的人跟我来。”余国庆举着布包朝眼巴巴的村民笑道。


这话一出,不管是承包组的,还是没承包的,都激动的欢呼,又纷纷冲齐悦道谢。


这鱼宴确实是齐悦提出来的,她留下了整整一桶鱼,足有四十来斤,她不是钱多了傻大方,而是想要用这场鱼宴跟村民分享丰收,也是为了促进明年的承包养鱼项目。


其次,齐老爷子是大队长,齐悦是承包组组长,齐家大房请客也在情理之中,只是齐老太太心疼得脸都快抽了,但被齐永福眼神压着,终究没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不过村民都是知礼数的,你家拿一斤米来,我家提兜红薯,再有拿菜拿鸡蛋,一场全村人参加的宴席所需要的食材就齐活了,村中的妇女和小媳妇也纷纷帮忙做饭,一下子把齐家新房挤得满满当当,最后地方不够就有部分人移到隔壁的袁家。


齐悦没去凑热闹,而是带着承包组的组员们转移到村委的小破屋子。


村里穷,村委屋子破,桌椅也缺胳膊断腿的,但是承包组的组员们都满脸兴奋地一个挨一个的坐好……等着发钱。


齐悦充当会计,却没有一开始发现,而是将每家每户承包的田亩数、产鱼数量写好,之后是当初的出资人,袁家建房的钱以及购买鱼苗的钱,分配的比例等等一一写明白又解释清楚。


组员们急切,有人耐不住性子挥手打断:“齐组长,咱都是大老粗没你有文化,你说的那些我们也听不明白,你就直接把钱发下来,反正我们都相信你。”


齐悦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她笑着道:“你们现在听不懂没关系,但我得都写明白了,一人一张,等你们的孩子以后上了学会算数了,你们可以拿出来当作考题考他们。”


听她提到孩子,那些大老粗的组员们都笑了起来。


有孩子已经在上学的,就点头说回去就拿这题目考自家崽。


之前觉得读书没啥用,没让孩子读书的组员,这会也琢磨着是不是让自己孩子中途加个塞,送到学校里学算数,就算以后当不了工,就是赶个圩卖个东西也不至于让人蒙了去。


这天傍晚,村中好几个半大小子因为算不出数吃了顿竹笋炒肉。


秋收假期之后,又有好些孩子被加塞进了村中小学,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