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悍妻种田记 > 第二百三十一章特殊情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sx110.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三十一章特殊情况


最终,那位郑嫂子还是同意了,提着篮子局促地站在吴柏青他们不远处,看到姚香玉的时候,两眼瞬间亮了起来。


“郑嫂子同意了?”姚香玉问。


“嗯,这是我小儿子,郑小虎。”郑嫂子说着拍了拍她儿子一下。


郑小虎并不说话,只抬头看了姚香玉一眼,便低头看地上,拿脚不停地蹭地面。


“你们要先等等,我们怕是没那么快回去。”姚香玉看着吴柏青父子面前的排成队的病人,笑着说道。


父子俩也未曾说诊费如何,只让大家随意给点。


都是贫苦人,给一把地瓜干,一小把干菜,再好点的,就是一个鸡蛋。


如今药材匮乏,吴柏青和吴灵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已经有了对应的草药。


开的草药也是是当地称呼,病人只需请认识草药的人帮忙摘一些便好。


父子俩忙得团团转,一直到下午才能停下来休息。


这时,孙二婶带着孙月云过来了,孙月云身后还跟着个壮汉,看着很是小心翼翼的样子。


“吴大夫,我是平凡她二婶,这是她堂妹,堂妹夫,因着身子不便,一直没能去村里找您看病。现在您瞅瞅,可是有啥问题?”


孙二婶小心地说道,其实心里非常紧张。


吴柏青直接问:“可是碰到啥问题了?”


“我之前晨起呕吐,也见不得荤腥,婆母说我有孕了。”孙月云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她低着头,感觉当着男人的面说这些很羞人。


孙月云的丈夫是水库镇附近的一个村子的,姓魏,魏三绕,因生下来脐带绕颈三圈,固有此名。


“这本是一桩喜事,可是她流血了,卧床休息依然如此,请大夫和产婆看了,都说没药治,也不敢用土法子。”


魏三绕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这孩子该不会就这么没了吧?”


吴柏青微微皱眉,没有直接回答,他先把脉,看看舌苔,又详细地问了月事的规律,以及此次出血的详细情况。


吴灵药看的妇科病肯定不如吴柏青多,他也把脉,完后,父子俩都闭口不语。


他们这副态度,可把孙二婶几人给吓了个半死,尤其是孙月云,脸色白如纸。


“吴大夫,情况很严重吗?”孙二婶抖着唇问道,她可怜的女儿。


“你女儿这应当不算病。”吴柏青有些纠结地说道。


孙二婶面皮子一抽,“实际上是没孩子吗?”


空欢喜一场也比孩子流了好。


“若是月事规律无误的话,你女儿这是来例假了。”


吴柏青这话,让面前的三人脸色齐齐变了变,心里五味陈杂。


“但是从脉象看,她这是喜脉,且再三询问中,并未有流产的迹象。”


孙二婶迷茫了,孙月云也又惊又喜地看着吴大夫,这到底是怎回事?


“有一种人,有孕时,依然会来例假,上个月你也来了,只是量很少对吧?”


孙月云点头,她轻咬着下唇,依然很不好意思。


“只怕那时就已经有孕了,这次的血量也不多,也过了三日,估计快结束了。”


“你们且看着,别让孕妇做重活,是不是过了这几日便没了。”


魏三绕听完了这些话,才觉得自己胸口憋得闷疼,实在是太紧张了。


“多谢大夫,多谢大夫。那请问日常饮食有什忌讳吗?”


“过于寒凉的不宜吃,能活血破血的也不行,像山楂、红糖这类的还是忌口为好。”


孙二婶不由愣住,“红糖不是好东西吗?”怎的要忌口红糖?


“有活血破淤的功能,最好别用。”吴柏青解释道。


孙二婶闻言,她马上拍了魏三绕一下,“听到没,不要给岳云泡红糖喝。”


“娘,我都记住了记住了,我一定把月云给照顾好。”魏三绕连连点头,可不能在岳母大人那失去好印象。


孙二婶掏出五文钱放在桌上,正要带着女儿女婿离开,就碰上迎面走来的孙母。


“哟,你们这是咋了,还要来看大夫,该不会是有毛病吧?”孙母看着孙月云,意有所指地说道。


孙二婶一听就炸了,她冲着孙母喊道:“你少胡说八道,你才有病呢。”


“果然是狗嘴里吐不出好话来。”孙二婶不屑地说道。


“呵呵,没病看什么大夫呀。”孙母抬了抬下巴,拉过孙月兰,“看看我们家月兰,这样才好。”


孙二婶冷笑两声,懒得跟孙母这样的智障计较。


“懒得理你,月云,我们走。”


孙母扯了下嘴角,眼珠子转了转,便凑到吴柏青和吴灵药的桌前,“哎,吴大夫,我那侄女是来看的啥病呀?该不会是不孕吧?”


吴柏青瞟了孙母一眼,道:“不看病的话请让开,我们要收了。”


孙母有些不高兴,“我说你怎么这样呀?就不能说说吗?”


“说什么?”姚香玉不过是离开一下,再回来就看到孙母在缠着吴柏青,顿觉奇怪。


孙母一听姚香玉的声音,转过头一看,“哟,是平凡媳妇呀,你也来赶集呀?”


“当然,又不是被绑在床上,怎能错过这个集市呢?”


姚香玉这话一处,孙母的脸色不由变了变,她想到孙父之前的境地。


她不由心虚了,她才不想被绑在床上,现在姚香玉压根得罪不得,随便动下手她就吃不消了。


真是看走眼了,以前怎么就觉得姚香玉是个好欺负的?


孙母想着,忙扯了孙月兰一把,“哦,也是,我们还要接着赶集呢,不说啊。”


完后,孙母和孙月兰就跑得不见影子了。


“吴伯,有问题吗?”姚香玉转而问吴柏青。


“没,她就是想问个病人的事儿,我没说,没什的。”吴柏青也没有拿病人的私事来聊的习惯。


“吴伯,你们先收拾下,我把我带来的东西去挑去换些东西。”姚香玉说着,便上前挑起担子。


别小看水库镇,镇上还是有一两户人家日子过得宽裕的,最重要的还是新来定居的那几户人家,别看日子不起眼,实际上是过得最好的。


姚香玉带来的是大米和稻谷以及板栗,有加姓李的愿意全要,用的酱油来换。


她才不管人家酱油的出处,既然他们才定居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弄到这些东西,可不能小看。


说不定这次交易后,还能成为比较稳定的客户呢。


负责交易的是一个老头子,看着非常和善,称叫他李叔即可。


他打开袋子检查大米和稻谷,一样抓起几粒放进嘴巴里尝试。


“是今年的米,不过是上半年的,当地的品种,味道还行。”李叔吐出嘴里的渣渣,淡定地说道。


姚香玉不由挑眉,怎么判断出来的?


“这些板栗,是新摘的,不过还未干透。”轮到板栗,李叔就只翻了翻,他满意地看着姚香玉,“你是山上村子的?”


姚香玉点头,“是的。”


“看这些板栗,便知你常进山,若是寻到野味、山菌,抑或是各种野生调味品,只管送来,我都要。”


姚香玉点头,县城那边去不成,那就发展这个客户吧。


“你稍等,我让人去给你打酱油。”不一会,李叔就抱着一个坛子出来,酱油特有的那股味道在空气中散开。


姚香玉吸吸鼻子,看着陶罐,是口小肚大的,高大约到自己的膝盖,装的量不少,实惠。


“这个陶罐让你带回去,记得别装其他物,尤其是油类,否则再放不得酱油了。”


李叔特地交代道,“还有,这个陶罐并不是免费给你的,下次你可以拿来换酱油。”


姚香玉点点头,抱着陶罐,打了声招呼,转身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