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248章 韩世忠练兵有成, 众英豪参加会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sx110.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吉精神一振,忙问道:“是何喜讯?速速讲来!”


梁师成满脸堆笑地说道:


“回官家的话,老奴奉旨将官家批奏张叔夜的奏折,颁发下去返回,走到宫门之时,偶遇到了前往韩世忠所部的监军宦官期满而回的李福。


老奴听李福所言:韩世忠已经按官家的旨意,在西北募兵一万精壮汉子,并在这三个月之内,将那一万新兵训练得有模有样了……”


梁师成说完后,他发现赵官家面沉似水。


吓得梁师成一身冷汗,反思着自己哪里说错话了吗?


好像没有说错什么话啊?


梁师成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听到赵吉冷冷地开口道:


“宣监军宦官李福入殿。”


梁师成立即遵旨道:“老奴这就宣李福入殿面圣。”


他小跑着出了文德殿,心中还是不解,为何赵官家闻听此等喜讯却面沉似水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呢?


等到了李福入殿行完了君臣大礼后,并将韩世忠奉旨在西北募兵和练兵有成之事,一一禀告完毕。


赵吉坐在龙椅上,缓缓开口道:


“朕果然没有看错韩良臣啊!韩良臣当赏。”


赵吉提御笔,在圣旨上,亲自书着对韩世忠的嘉奖,并再授予其可长期招募新兵归其部,并要严格训练新兵,尽早带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宋劲旅……


赵吉写好了圣旨后,他却对从韩世忠所部监军期满而回的宦官李福,面沉似水道:


“李福,你可知罪否?”


“扑通”一声,李福吓得跪地连连磕头,哭着说道:


“小奴对官家忠心耿耿啊!


奴奉旨远赴西北在韩世忠所部监军,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不知何罪之有啊?”


“哼!”赵吉一甩袍袖,怒骂道:


“你个狗奴,朕派你去韩良臣所部监军,本是抬举于你。你出宫之时,朕曾言关于韩良臣所部的一切军情事务,只许直接向朕密报。


然则,方才,你却对梁大官言说了韩良臣所部的军情!”


此话一说,侍候在赵吉身边的大宦官梁师成,瞬间就吓得冷汗直流。


“扑通”一声,梁师成吓得跪在了赵官家的面前,连连叩首道:


“此事,不关老奴啊!皆因李福的嘴不严啊!


他入宫等候面圣之时,看到咱家之后,他主动向咱家说起了他在韩将军所部监军的风光经历啊!”


此时,李福面对着一手提拔自己当上了内侍黄门的大宦官梁师成主动甩锅给他。


现在,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明明是梁大官主动打听他在韩世忠所部监军的情况啊!


赵吉早就知道这李福是梁师成手下的人,此次借着此事教训不能守口如瓶的李福,也算是杀鸡儆猴了。


他一挥手道:“李福贬为洒扫院子。速速下去吧!”


李福虽然感觉很冤枉,不过他不敢不遵旨。他在给赵官家叩首拜别之时,他的心中已经知道自己从高高在上的内侍黄门被贬成最低等的洒扫院子,今生恐怕再有出头之日了。


赵吉冷冷地对梁师成说道:


“梁大官陪在朕的身边多年,深得朕之器重。然则,朕提醒一下梁大官,关乎军国大事,内臣还是少插手的好!”


“咚咚咚!”梁师成连连地磕头认错……


他诚惶诚恐地说道:“老奴知错了。老奴不应该听李福妄谈军国大事之言。老奴甘愿爱罚。


为表老奴悔过之诚意,老奴甘愿罚俸一年。”


赵吉微微一笑道:“既然梁大官有愿为左藏库捐献钱财的忠心,朕对梁大官既往不咎!”


梁师成听到赵官家的承诺后,提到了嗓子眼的心,这才算放下了一半。


而赵吉之所以没有借着此事对梁师成进行严惩,


只是赵吉他现在用着这位大宦官梁师成有些顺手了,


再说了,赵吉对自己身边有错的人,也不能真的赶尽杀绝啊!


活着的梁师成,可以平衡一下朝堂中大臣的权力,绝对比死的梁师成对朕有用。


……


宣和三年三月初,赵吉通过各地的奏报中,已经得知,他所知道的历史上未来的南宋名将,


诸如岳飞、吴阶、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张宪等人,皆已经参加了今年武举恩科。


他们在今年一月的武举【县试】中,表现突出,都考中了武秀才,已经在各地的州府参加武举会试……


宣和三年三月初六,大宋境内的各地州府,云集来了当地通过武举县试的武秀才。


众多的武秀才心中无比感激着当今天子圣明无比,能在今年增开武举恩科!


今年的武举恩科,与往年的有所不一样了,共有两个大方面的改革:


其一,大宋原本的武举解试,并不能像文举那样,在各地考生的家乡进行地方考试。而是必须在京城兵部的主持下在京城参加考试。


可是,今天赵官家新开的武举恩科,却让各地参加武举的考生,要在各自家乡进行考试,朝廷从兵部中选派主监考官去各地主持武举解试。


这样一来,各地众多的武举考生就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不能让武举考生感觉到圣恩,对他们这些原本地位低于文人一等武夫们有了荣光。


其地,今天的武举恩科,除了沿用大宋原有一直在用的【外场】考弓马骑射等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之法的【程文】,再将内外场的成绩进行加相加后评选之外;


赵官家还破天荒地新增设了第二种武举考试方法,那就是只考【外场】考弓马骑射等武艺。


这举令大宋境内很多武功高强却大字不识的莽夫猛士们开心坏了,他们也能了参加原本高不可攀的武举考试了!


要知道,原本的武举【内场】程文考试范围,是兵书和七书,考验考生的谋略和对兵法掌握,和文举的题量大致相似。


……


阳春三月,各地的众武秀才皆在当地的州府校场中摩拳擦掌,准备在武举【解试】中脱颖而出,能考上武举人,好去参加今年六月在东京汴梁城举行的武举会试……


天子增开武举恩科,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三月中下旬,大宋境内二十四路的各州府,皆已考完了武举【解试】。


三月末的一天,京城皇宫文德殿内,赵吉正在翻看着各地奏报上来的武举人名单,他欣喜地看了自己在史书中所熟悉的人名。


这点,赵吉早有所预料;这也正是他增开武举恩科,准备吸引英雄豪杰为国效力的初衷。


各地解试的武举人之中,在未来会有很多人青史留名,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他们分别是:


相州武举解元岳飞;


相州武举亚元王贵……


泾原路通安寨军中选拔推举出的解元吴阶、解元吴璘兄弟二人。


……


只考【外场】的来京三百一十六名武举人,分别是:


汝州武举人牛皋,


武冈军治所的武举人杨再兴,


蜀阆州武举人张宪……


……


宣和三年四月,大宋境内的各路武举人及其兵器,被当地官府的舟车,开始送往东京汴梁的赶考之路,准备参加今年六月的武举【会试】。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到了宣和三年六月初六,


在赵吉这位穿越者皇帝主持之下,恩科武举会试在京城开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