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二十章 封妻荫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sx110.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元祐元年正月壬辰(初三)。


福宁殿中,赵煦正吃着今天的早膳。


石得一则在他旁边,低声汇报着。


“御史台,今日一早,再次弹劾熊本、苗时中……”


“同时,大理寺卿王孝先等言:成卓败坏法度,非法割地,罪在不赦,乞收押论罪!”


赵煦将最后一个鸡蛋吃下肚子,然后喝了一口甜甜的豆腐脑。


然后他看向石得一,道:“成卓的事情,以后就不要再报告了!”


他才懒得关心一个蠢货的死活!


“至于苗时中、熊本……”赵煦说道:“御史们先弹劾几天吧!”


无论是熊本还是苗时中,都是那种默默做事的老黄牛。


这样的大臣,哪怕犯了些错误,也要保护。


了不起,赵煦到时候罚他们三十斤铜好了。


石得一低下头去,他自然听出了赵煦的回护之意,于是问道:“要不要让汴京新报那边……”


“不必!”赵煦摇摇头:“汴京新报先消停几天吧!”


可不能让人看出汴京新报和他的关系。


最好就是维持现在这个样子,若有若无,若即若离。


既让他们猜到,也要让他们猜不到。


童贯扮演的胡飞盘,就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今天支持,明天反对。


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就是统治的艺术!


大臣们可以猜,皇帝也可以演。


在这个游戏中,最关键的就是不能让人拿到石锤铁证。


那这个游戏就没意思了。


因为会有很多人无脑的跟风。


像现在这样,哪怕宰执大臣也只能猜测,只能在心里嘀咕最好。


汴京新报,就可以承担放风试探的作用,还不用负任何责任!


别问,问就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问就是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


这天下午,赵煦出现在崇政殿,接见了入宫的沈括。


同时,也拿到了沈括制造的黑火药。


现在,颗粒火药,还是没有成功制备出来。


但,通过研磨、提纯硝石、硫磺和木炭,还是得到了威力比较不错的黑火药。


赵煦把玩着那一把小小的黑火药,点了点头,问道:“如今火药司,生产了多少火药?”


沈括答道:“启奏陛下,臣自十月以来,已在火药司中制备火药万余斤……”


“其中一千余斤,用于实验,约有一千斤因受潮等损耗……余有约八千斤!”


八千斤,就是差不多四千六百公斤。


毋庸置疑,这是一笔巨大的战略储备。


须知,现在开封府,可是每个月都会定期向民间收购硝土。


大量的硝土,源源不断的被送到了火药司,然后通过熬煮等流程,变成硝石,然后再研磨、提纯成硝粉。


根据蔡京的报告,现在开封府每个月都在购买硝土上的开销,就已经达到了一千贯!


赵煦把玩着手里的黑火药,问道:“卿可想到了妥善保管并防止火药回潮的法子?”


几个月就有上千斤火药因为回潮而损耗。


这个损耗率太大了!


哪怕赵煦也有些吃不消!


“回禀陛下,臣和火药司中的工匠,已经找到些办法……”


“可以将火药,以布包裹,然后放入干燥的密封木桶之中……木桶缝隙以蜂蜡填充……如此就可以长期保存……”


赵煦听着点点头,他也不知道这样可行不可行。


但起码,沈括肯定是做过实验的。


于是,他再次问道:“现在火药司库存中,有多少可以充作爆破的火药?”


火药司在不断试错中,找到了多种黑火药的配比方法。


其中,就有着主要以爆破,用于开矿的火药:只要将其中的硫磺含量提高到六成以上甚至七成。


那么,火药的爆炸威力将达到最大!


相反,减少硫磺,增加木炭、硝石,就可以让火药缓燃。


这也是后来的烟花的配方。


这就是化学的奥妙和美妙所在!


沈括答道:“大约有一千五百斤左右!”


“善!”赵煦抚掌,道:“从火药司之中,调用八百斤,以木桶密封保存,然后再选火药司匠人,朕会委派一队御龙直保护,与狄咏一起南下!”


“以其为攻坚之利器!”


万一不小心打到了升龙府,或者遇到了交趾的其他什么重要要塞。


这些火药就可以成为破城的利器——只要挖个地道,然后塞进去几百斤爆破药,然后再将地道填满、点燃……


以如今这个时代的城市城防来看。


就算是汴京城的城门,搞不好也会被震塌!


沈括渴望的看了一眼赵煦——他其实挺想说:“陛下,请命臣出镇广西吧!”


他的族兄沈起,曾是力主攻灭交趾的广西经略使。


可惜,大事未成,却因为刘彝贪功而导致交趾警觉,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招致兵祸。


沈起因此获罪!


若有可能沈括当然希望,由他率军去给族兄找回场子。


可惜,话都嘴边,却又不敢说了。


倒不是怕被拒绝,实在是怕妻子失望。


张氏自到了京城,性子也好了,人也舒服了。


若知道他要又带着一家漂泊……


于是,沈括只能将自己心中的渴望牢牢的封存!


赵煦却在这个时候,对沈括道:“卿自履任以来,为朕和天下屡立功勋!”


“朕意加卿馆职,并封卿妻为郡夫人……”


沈括听着,当即拜谢,感激涕零:“陛下隆恩,臣铭感五内,感激涕零!”


赵煦看着,呵呵的笑了笑,道:“卿当戒骄戒躁为我大宋再立功勋!朕自会不吝赏赐!”


对付沈括这样的官迷和妻管严是很简单的。


一边给他升官,一边给他妻子加封。


现在是郡夫人,明年加封郡国夫人,后面国夫人,然后一个国比一个国大。


实在不行还可以封两国夫人。


总之在大宋这样的体制下,根本不怕大臣封无可封。


因为勋、爵、食邑、寄禄官、馆职,一层层套娃。


更可以封妻荫子,追赠父祖,乃至于加节度出为使相……


韩琦相三帝扶二帝,尚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何况是其他人?


不夸张的说,哪怕是某位大臣,一个人包打了党项、契丹,平定了交趾,吞并了高丽、日本。


在赵官家这里,还能掏出加封的官爵出来!


大不了,卿三代都追封国公、郡王、国王……卿之子哪怕在襁褓里,也有官职,卿之妻加封大国甚至两国夫人。


再给卿加司空、少师、太师……


实在不行,发明一个类似平章军国重事的职位来安置爱卿!


这就是大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好处。


这个天下,不仅仅姓赵。


也和士大夫密切相关啊!


而且,百年以来,赵官家和士大夫们已经取得互信——不杀待制大臣,宰执最多出知!


武将也是,只要立功,升到遥郡,就很少有性命之忧,若升到正任,就可以享受和待制、宰执一样的政治待遇,还有子孙富贵的保证——皇帝会和他们家族联姻,下嫁公主,或者纳其家族之女为妃乃至于为皇后!


这就是赵煦,为何会选择和太皇太后以及旧党和解的原因。


甚至连王珪都忍住了没有去立刻踩死、批倒、批烂。


百年形成的政治互信,一旦被摧毁,想要重建就几乎不可能!


当然,弊端就是皇权要受到一定限制,皇帝本人得尊重士大夫——至少表面上要做出尊重的姿态,时不时还得虚心纳谏,听取意见,改正错误。


有时候甚至得忍着那些士大夫的臭毛病!


恰好,赵煦在现代,学到最多的就是习惯和那些让他每一个神经都在反感、厌恶的人为友。


赵煦在现代的时候,连那些衙内们的涂鸦都敢吹成惊世之作。


如今,区区的北宋士大夫们的臭毛病,自然也可以适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