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七十三章 魏国大长公主的感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sx110.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郭献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


回家后,就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整个人的脑瓜子都嗡嗡的。


于是,下人们赶紧把这个事情去报告魏国大长公主。


魏国大长公主听了下人的报告后,也有些紧张了。


立刻到了书房,看着一个人,坐在书房中,面如死灰的郭献卿。


“夫君怎么了?”魏国大长公主不动声色的问道。


郭献卿叹了口气。


“是入宫面圣不顺?”魏国大长公主问道。


郭献卿道:“娘子,我以后怕是无法再回这个家了?”


魏国大长公主被吓了一大跳,连忙关切的问道:“夫君在宫中发生了何事?”


郭献卿垂头丧气的叹息起来。


魏国大长公主,只好耐着性子,劝慰起郭献卿来。


总算让郭献卿开了口,将在宫中发生的粗略的说了一遍。


公主听完,也是叹息一声,道:“夫君,您怎么可以在御前,提起欠钱的事情?”


这个丈夫,实在是太耿直了。


这汴京城的勋贵家族,为何让门客、下人或者亲戚经商,自己藏在背后?


这既是因为术业有专攻,大部分人都没有经商的能力。


就只好退而求其次,选些聪明人去做买卖,自己吃些分利。


同时也是为了避免麻烦,免得外廷的士大夫们指指点点。


自己这个丈夫倒好,直接在御前自爆。


哪怕没有后面的事情,魏国大长公主也知道,仅仅是这一件事情,就够御史台的乌鸦们撕咬郭家大半年了。


“夫君,以后再有入宫的事情,就让妾去吧!”魏国大长公主说道。


郭献卿低下头去,道:“都依娘子的,都依娘子的!”


“还请娘子速速入宫,到御前替我求情!”


他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握着了自己的妻子的手。


他实在是不想去太学啊。


限制自由,指定大儒教导?


这意味着以后,他再也不能去瓦子里潇洒,也再不能和朋友们一起喝花酒了。


只是想想,他都是难受至极。


魏国大长公主叹息一声:“夫君,此事急不得的!”


“且等宫里面消了气,也且等那外廷的士大夫们消停,才好从容布置!”


郭献卿顿时耷拉下脑袋:“娘子,我不想去太学啊!”


太学那是什么地方?


一群书呆子、道学先生齐聚之地。


在郭献卿眼里,那就是个无趣且枯燥之地。


更不要说,会被如同软禁一样的关在太学,听那些指定的道学先生,天天念叨什么之乎者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了。


只是想着这样的未来,郭献卿就已经浑身颤栗。


“夫君!”魏国大长公主叹息一声,道:“就算妾现在入宫,就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肯给妾身这个面子……即使官家能宽宥……”


“夫君这太学恐怕也不得不去!”


郭献卿抬起头,问道:“为什么?”


魏国大长公主看着自己的这个丈夫,也在心里叹息一声,这个丈夫在政治上的敏锐性,几乎为零。


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都已经嫁给了他。


难不成还能和离不成?


就算她肯,现在的情形也不允许公主再和离了。


她的姐姐,那位秦国大长公主用尽了一切手段,和驸马和离,然而最终还是不得不在朝野压力下复婚。


最后被婚姻逼得发疯,逼得芳魂早断。


所以,她也只能耐着性子道:“外廷的士大夫们,会拼死劝谏!”


“他们就算是绑,也会将夫君绑去太学。”


这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


对士大夫们来说,官家将一个勋贵,而且是驸马都尉,送去太学,接受圣人经义熏陶和教化。


这是什么?


此乃大宋文治鼎盛的象征。


于是,这个事情已经由不得宫里面做主了。


即使两宫慈圣,乃至于官家都改变了主意。


可士大夫们,必然前仆后继,在这个事情上死磕到底,直到将她的丈夫送到太学。


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郭家就彻底完了。


从此以后,所有士大夫都会用有色眼镜看郭家。


然后,百般挑刺,千般嫌弃。


就你姓郭?就你不肯从圣人教诲是吧?


所以,魏国大长公主知道,郭献卿必须去太学。


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子孙后代。


尤其是才两岁多的那个儿子。


郭献卿听着,却是瞪大了眼睛:“我去不去太学,与那些文臣有何干系?”


“他们也未免管的太宽了吧?”


魏国大长公主道:“我朝士大夫,就是如此!”


别说是驸马了。


士大夫们恨不得,连官家在大内做什么,都要管上一管。


这对士大夫们来说,是义之所在,也是千万人吾往矣。


郭献卿自然知道大宋士大夫们的这个脾气。


所以他其实也只是发泄几声。


然后就耷拉下脑袋了。


魏国大长公主,却必须和他商议。


“夫君,还请振作起来!”她说道:“我郭氏的麻烦,还远远没有结束呢!”


得罪天子,开罪官家。


这个事情,对勋贵家族来说,影响太大了。


这个不利影响,若不能消除,郭氏从此多艰!


看看王诜家族就知道了——连正常磨勘,吏部还有枢密院的官吏,都想卡一卡。


倒不是宫里面,有什么指示。


官吏们纯粹是趁机吃拿卡要而已。


这就叫痛打落水狗!


偏生王家,还只能乖乖掏钱,花钱消灾,甚至得小心的伺候那些过去,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小吏!


为什么?


怕把事情闹大,让宫里面知道,让小官家想起王家。


王家现在的策略就是学那冬天的野鸡。


将头往雪里一埋,假装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只求小官家将他们当个屁放了。


等挨过这一阵,过个二三十年,小官家不生气或者又有新君即位了。


他们王家才算渡过此劫。


而,郭家现在这个事情的性质,也是差不多的。


搞不好还要严重一些。


恐怕还是碍着亲戚的颜面,宫里面才没有把事情做绝。


“娘子的意思是?”郭献卿问道。


“还钱!”魏国大长公主道:“事到如今,只有赶快还钱了。”


“还钱?”郭献卿瞪大了眼睛。


他喃喃自语起来:“我入宫一趟,得罪了官家,还要被去太学……”


“绕了这么大一圈,吃了这许多亏,最后还是要还钱!?”


那我不是白白受罪?


魏国大长公主点头:“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甚至,妾过两日还得亲自入宫,请动母妃,到官家面前谢罪,望乞官家恕罪!”


“搞不好……”


“还得额外拿出一笔钱来,才可能让官家消气!”


郭献卿的语气顿时有些激动了:“我不仅仅得还钱,还要另外再拿钱出来?什么道理?!”


魏国大长公主叹道:“这是天家的道理啊!”


“先帝在的时候,连宰相犯了错,都得乖乖去交罚铜!”


“我郭氏,怎比得上宰相?”


郭献卿瞪大了眼睛,然后他就想起来了先帝。


确实是有这个事情,那时他还笑话过宰相们呢。


却不料现在他也得去做这个事情了。


郭献卿低下头去:“这会不会太丢人?”


魏国大长公主叹道:“丢人总比阖府上下都被牵连要好!”


王诜家里,现在就是最好的榜样了。


那位官家,可是以记仇出名的。


郭献卿垂头丧气的低下头去。


魏国大长公主看着自己的丈夫,面色虽有些忧愁。


可心里面实际是欢喜的。


为什么?


因为官家已经决定要将她丈夫,送进太学,专门请大儒教导、规劝。


这就意味着,她的丈夫未来一段时间,都不可能再和那些狐兔来往,也不可能再去外面乱来了。


若是大儒的教导、规劝有效。


丈夫从此收心,守着她孩子们,安安静静,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


那就实在是太好了。


至不济,丈夫吃了这个教训,也会多少收敛一些,注意一些。


所以,魏国大长公主,其实是感谢宫里面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