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八十七章 初幸专一制造军器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sx110.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元祐元年闰二月丁巳(29)。


赵煦循例出宫,到了开封府中视政。


但他在开封府,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停留一整天。


而是在将开封府内的事情,主要是侵街工作,丢给了经筵官和伴读们后。


他就离开了开封府,在燕援的护卫下,到了位于汴京城新城的金城坊。


金城坊,是一个典型的官营作坊区。


坊中除了蹲着专一制造军器局外,还蹲着西染院这个巨无霸。


作为汴京城最大的染布作坊,西染院中光是雇佣的染工就多达七百人。


每个染工手下,有着七八个学徒、杂工。


光是这一个作坊,就是几千人!


每日都在不断的染布、上色,宫廷所用的大部分布料,都是从这里染制出来的。


至于专一制造军器局?


雇工更是多达数万!


只是大部分的作坊、场坊都在城外而已。


赵煦的车驾,抵达专一制造军器局时,沈括早早的率着局中官吏,在大门前恭迎。


他们见到车驾,就全体匍匐跪迎。


“臣等恭迎官家圣驾。”


赵煦在冯景的服侍下,走下御车。


“诸卿免礼。”赵煦挥手说着。


沈括立刻率着群臣起身,赵煦则在燕援的护卫下,向着官署之中走去。


沈括带着局中官吏,连忙跟上去。


作为赵煦自己亲口承认的‘先帝所遗朕,并要传诸子孙’的产业。


专一制造军器局,在现在的大宋诸司,是个拥有着无数特权的机构。


包括,局中开支、费用,全部走封桩库,而不经户部、中书。


局中官员除授,皆自入内内侍省,而非吏部、都堂。


且主要有司的负责人。


比如火药司、活字司等新设机构的正贰监官,全部是圣旨直接除授。


自然的,专一制造军器局,已经被内外官员,视作了赵煦的私人产业。


一入官署大门,赵煦迎面就看到了一副壁照。


怪石嶙峋,奇树独立。


显然是郭熙的手笔。


赵煦特意驻足在这壁照前,端详了片刻,然后就问着跟上来的沈括:“沈提举,此必国手郭熙的作品吧?”


“回禀陛下,确实如此。”沈括低着头答道。


赵煦抚掌大赞:“善,果然不愧是国手。”


他便对冯景吩咐道:“冯景,记下来,回去后给入内内侍省传朕的旨意!”


“翰林待诏郭熙,忠心王事,用心勤勉,可,特授东绫锦副使!”


东绫锦副使,是从七品的伎术官官阶。


伎术官是大宋官制之中,地位最低的。


但这也是官啊!


何况是从七品的高官?


在大宋的体制内,伎术官是同样可以恩荫的。


虽然,其恩荫的也只是伎术官而已。


跟在人群中的郭熙,当即就出列拜谢:“陛下隆恩,臣万死难报!”


赵煦微笑着道:“往后交子之事,尚需爱卿出力。”


这其实是一个交易。


用一个从七品的伎术官编制,来收买郭熙。


同时,也用日后的子孙富贵,绑定住郭熙。


类似太祖杯酒释兵权,用富贵换忠诚。


别人或许可以用钱收买郭熙,但他们给的了,赵煦能给的东西吗?


不能!


尤其是郭熙看上去也有五十好几了。


这个年纪的画家,除了子孙富贵和稳定的生活外,还能追求什么?


所以,郭熙的忠诚就差不多可以确保了。


郭熙当然听懂了,于是顿首再拜:“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其他官员在旁边,看着郭熙受赏,都是心潮澎湃。


郭熙只是画了画而已。


官家就肯如此赏赐!


那他们做出了成绩,自然必可得到重赏!


特别是那些内臣们,一个个精神振奋。


内臣升官与否,可完全取决于天子!


一道旨意,从小黄门直升东头供奉官的,大有人在!


从壁照前走过去,便是一个空旷的院子。


院子里,已经有着一个个木匣,被放在了一张张桌子上。


赵煦看了看,扭头问着沈括:“沈提举,这些是?”


沈括答道:“奏知陛下,此乃臣履任以来,奉诏于专一制造军器局中所造诸物。”


他领着赵煦,走到第一个桌子,打开桌上的匣子。


里面是一小片沙盘。


沙盘上呈现着的正是专一制造军器局在这金城坊内的官廨布局。


赵煦微笑着点头:“善!”


“朕近来在开封府中视政,也常常与大臣们共以沙盘司的汴京沙盘议事!”


“卿之功甚大,沙盘司之功甚大!”


赵煦说着,就对冯景吩咐:“冯景,记下来,着有司以沙盘司官吏,敬献、营造沙盘有功,沙盘司正副使,各迁一官,有功工匠,赐出官三人,余者赏钱各二十贯。”


“诺!”


沈括当即拜道:“陛下厚恩,臣代沙盘司上下拜谢。”


“朕功必赏,过必罚!”赵煦笑着说道。


便在沈括带领下,来到了第二张桌子。


桌子上的木匣打开,里面装着胆矾水浸泡的生铁片,铁片上已经有了一层铜泥。


赵煦见着,对沈括道:“此卿之功也!”


“格物致知,方有此法。”


沈括立刻拜道:“臣不敢居功,此乃圣人之教也!”


赵煦和沈括,早就已经在这个事情上统一了对外的说辞。


胆水炼铜,乃是沈括在赵煦的点醒下,以圣人格物致知之大义,观察天地自然万物的规律,并从中格出来的道理。


沈括本人,还写了一篇《胆水炼铜格物之论》的文章。


拿着他自家的儒学见解,掺杂上张载的气学理论,还有王安石的新学观点。


和现代物理化学,不说是关系密切,起码也是离题万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当代人别说化学了,连氧气的概念都没有。


所以,和他们讲金属离子,讲置换反应,他们肯定不懂,也没有人能理解。


只能通过儒家理论,来解释这个事情。


当然了,沈括的文章,也是存在进步性的。


因为那篇文章,主题和核心,是围绕‘观察天地自然万物’,然后从中格出道理。


赵煦打算明年或者后年,唆使沈括去做几个现代小学、初中教科书的著名实验。


先将种子埋下去再说。


至于发芽结果,就得等了。


当然,赵煦也不会傻傻的白等。


相关准备,他一直在做。


比如说刚刚,他特授郭熙那个东绫锦副使的官阶,就是在为将来准备。


伎术官体系,一共十九级,稍微改一改,换些名字,就可以作为真正的技术官、工程师磨勘序列。


将来甚至可以在这里面划出像是文臣选人、武臣小使臣这样的门槛,跨过相应门槛的伎术官就有资格换武资或者文资。


只不过,要做成此事,得有社会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


赵煦在心里琢磨着这些事情,沈括就已经领着他,又看了好几个专一制造军器局的产品。


包括了改进后的新款神臂弓。


这种全新的神臂弓,强化了破甲能力,可以在五十步范围内洞穿铁甲。


赵煦端详了一番,发现此物有些类似在他现代的一些博物馆内见过的南宋克敌弓。


都是厥张上弦,属于踏张弩的范畴。


同时,都具备强大的穿甲能力。


赵煦命燕援当场试射,果然在上弦后,在五十步的距离中,洞穿了一件作为靶子的铁甲。


若是三十步内,此弓的穿甲能力更是达到了巅峰。


足可洞穿被誉为当代防御力之最的锁子甲。


赵煦看完试射后,夸赞不已。


当场下诏,给主持了改进神臂弓的相关官员、工匠加官进爵、赏赐财帛。


而在最后一张桌子上,赵煦看到了他心心念念了很久的颗粒火药。


虽然,他在来之前,就已经从沈括的奏疏中知道了,颗粒火药制备成功的喜讯。


但当看到实物,还是让他激动。


有了颗粒火药,就意味着,全新的战法和战术,有了基础。


同时,颗粒火药,易于长期保存和稳定的特征,也使得它可以成为中央直接管控的物资。


赵煦当即龙颜大悦,对沈括道:“辛苦爱卿了!”


沈括矜持的低头谢道:“为陛下尽忠,是臣的福分!”


赵煦捏着手中的火药颗粒,对沈括道:“此事,如今尚需保密,就且先委屈提举一二年。”


“臣不委屈!”沈括低着头说道。


赵煦笑了起来,对他道:“当然,卿的功劳不能不赏!”


“火药司上下官吏、工匠,也不能不赏!”


“这样……”赵煦看向冯景,吩咐道:”冯景记录一下,朝请大夫、提举专一制造军器局沈括,履任以来,公忠体国,忠心国事,勤勉有加,转官一级,寄禄官自朝请大夫为朝议大夫,拜集英殿侍讲,每十日入宫,为朕讲经筵!”


沈括大喜,当即拜道:“臣谢陛下恩赏!”


虽然,他曾经官居中大夫,龙图阁学士,为一路帅司,距离三省两府只有一步之遥。


如今的这个朝议大夫,距离中大夫还有两级。


可那集英殿侍讲,每十日入宫为天子讲经的待遇,就实在是太香了!


这几乎就是一张通向执政的船票!


赵煦却微笑着看向他,说道:“此外,沈提举之妻张氏,为贤内助,也不可不赏!”


“着以沈括妻张氏,加恩为颍川郡夫人!”


沈括闻言,连连顿首,拜谢不已。


对他来说,这个封赏,甚至比那个集英殿侍讲的封赏还香!


为什么?


因为妻子肯定会非常高兴!


他搞不好可以得到一个月的免骂权!


这就真的是太棒了!


沈括之后,赵煦当然也不会不赏火药司。


火药司上下,全体恩赏十贯钱外加一匹绢布。


这只是起步的奖赏!


从有功工匠之中,选功劳最大、最高的十人予以出官。


并任命他们为火药司的相关官吏。


火药司相关监官、内臣,更是集体升官。


几乎每个有功之人都升一官,功劳高的,甚至升了两官。


这还不算完!


赵煦还宣布,火药司中的工匠,只要在火药司中用事超过十年,且没有犯错、犯法的。


都可以按照年劳出官的条例,给授在京诸司、诸场务的官职。


这就是画饼了。


给赵官家好好干,干满十年,表现优异,下半辈子就可以吃皇粮了!


而火药司的官吏、内臣的奖赏,赵煦就更直接了。


他命令沈括,参照大宋买马场、榷茶场,提举制定火药司条例。


给这些人定KPI。


规定每年的产量额度,完成的减磨勘,超额完成的直接升官。


至于完不成指标的?


那当然是要罚铜、加磨勘甚至贬官了!


考虑到火药司的特殊性,赵煦还要求沈括制定一套安全生产的程序。


并将安全性也加入考核标准内。


出了事,死了人,就要追究责任。


反之,一年下来顺顺利利的,当然是加分项。


这些封赏、措施和制度,一经宣布。


整个火药司,瞬间沸腾,士气高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