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八十九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与士大夫贵族共治天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sx110.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宋元祐元年,大辽二年大安二年三月壬午朔。


辽主的捺钵,已经在辽南京境内,驻留了数日。


这一次的春捺钵很反常。


并没有出现在传统的长春州,而是来到辽南京。


头鱼宴也不办了,海东青也不飞了。


整个辽国上下的权贵,都翘首南望。


终于,在这一天,第一批从南朝购入的奇珍异宝,被押送到了南京。


旋即所有珍宝,都被送到了捺钵的天子营帐中。


无数贵族,纷至沓来。


耶律洪基后宫的妃嫔,更是蜂拥而至。


一个个木箱被打开。


从南朝汴京采购的胭脂水粉,绫罗绸缎,瓷器、玉器,让人目不暇接。


当然,最惹人瞩目的,还是那几只最极品的建盏。


哪怕耶律洪基,看到那几只建盏,都是爱不释手,珍爱非常。


“好宝贝!好宝贝啊!”耶律洪基把玩手里的建盏。


黑釉耀变后,形成的斑点,在自然光下衍射出七彩的光晕。


在视觉上,予人的冲击力,无与伦比。


当然了,价钱也是贵的离谱。


就这一只耀变天目建盏,价值就在两千多贯!


不过,耶律洪基觉得很值!


两千多贯而已!


去年,南京的寺庙向他进贡的一百斤玫瑰油,就耗费了数万贯的铜钱。


他眨过眼睛吗?没有。


“耶律琚办事还是很妥帖的!”耶律洪基赞道。


他身边的妃嫔,此时也已经拿到她们点名要的胭脂水粉和绫罗绸缎的样品。


一个个都是欢喜不已。


耶律洪基最宠幸的妃子萧斡特懒,当即说道:“陛下说的是呢,这耶律琚办事还是很妥帖的,可谓是公忠体国!”


耶律洪基笑了笑,他看向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妃嫔。


每个人都带着真诚的笑容。


再看向北院的那些权贵们,一个个都在他面前毕恭毕敬的样子。


耶律洪基就笑的更灿烂了。


他当即问道:“耶律琚所言,从南朝发现的美酒何在?”


当即便有官吏,将几个精美的瓷瓶,敬献到耶律洪基面前。


纯白的瓷瓶,一尘不染,洁白如玉。


耶律洪基已经看过耶律琚的报告了。


所以他知道,这些就是耶律琚命人先期送回来,敬献与他品尝的南朝美酒,唤作:天仙醉。


价值不可估量!


一个小小的瓷瓶,装着的天仙醉,价值就在十贯。


所以,耶律琚也不敢多买,只买了一百瓶。


起初,耶律洪基还觉得,耶律琚做的不错。


懂得给国家省钱!


但现在,当耶律洪基看到被献到他面前的瓷瓶时,顿觉十贯一瓶很便宜!


因为他觉得,便是瓶子,起码也能值十贯。


白色纯净的瓷瓶,触手有着温润的玉感。


“这是南朝定窑里的精品吧?”耶律洪基问着左右。


“陛下圣明!”侍立在旁边的南京留守耶律迪烈说道:“这正是南朝定窑的白瓷!”


“善!”耶律洪基轻轻打开瓷瓶的木塞。


顿时,浓郁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让他几乎是立刻就来了精神。


其他在帐中的契丹贵族,也立刻抬起头。


肚子里的酒虫顿时就被勾了起来,一个个都眼巴巴的看向了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不慌不忙,拿来一个酒杯,给自己倒上一点。


纯白的酒液,带着酒香,倒入杯中。


这是耶律洪基从未见过、闻过的美酒。


他端起来,轻轻抿上一口,辛辣的口感,带着浓厚的酒香,直冲天灵盖。


“好!”耶律洪基猛然喝了一声:“这才是好酒!”


和他现在喝的天仙醉一比,他过去喝过的那些酒,完全就是马尿。


更让耶律洪基欣喜的是——这酒下肚后,一股暖流旋即从四肢百骸浮现,让他的身体微微发热。


耶律洪基不再犹豫,将杯中的酒,仰头全部喝下去。


辛辣的酒香,在口腔的味蕾中爆炸着。


身体开始发烫,神经也开始兴奋,感观在放大。


这才是酒!


耶律洪基看向帐中大臣们,大手一挥:“卿等也都来尝一尝这南朝的美酒!”


于是,一杯杯天仙醉,被送到了这些贵族面前。


然后,这些辽国贵族,特别是军事贵族们,只是一尝,眼睛就都亮了起来。


特别是各宫帐的石烈官们,几乎在瞬间就爱上了这种叫天仙醉的烈酒。


几乎所有人在喝完了手中的酒后,都眼巴巴的看向了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看着,哈哈大笑,大手一挥:“来呀,给诸位爱卿满上!”


“今日,朕与卿等不醉无归!”


所有贵族,顿时欢天喜地的叩拜着:“陛下洪福齐天。”


耶律洪基看着这些人的样子,心中无比满意。


自从耶律乙辛之乱后,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北院的这些贵族,在他面前如此恭顺、乖巧。


也很久没有感受到大辽的团结了。


而现在,他再次看到了北院的臣服、恭顺,也再次感受到了大辽的团结。


当然,耶律洪基知道,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现在手中每年有三百万贯的浮财可以开销。


而且按照宋辽新约,这三百万贯,是属于他个人的财产。


没有他的旨意,南朝人一张交子也不会交出来。


这可比过去的岁币好多了。


岁币拿到手,他这个皇帝还没闻到味,就已经被人分掉了大半。


耶律洪基喝着天仙醉,忽然想了起来。


耶律琚报告说,他已经将批下的一百万贯交子全部用来采买南朝的名贵、珍奇之物了。


一百万贯这么快就花完了吗?


耶律洪基扫了一眼,宫帐中的贵族们,看了看那些欢喜不已的正在摩挲着绫罗绸缎的妃嫔们。


确实!


好东西,就是贵啊!


于是,耶律洪基将翰林学士王师儒唤到面前,与他吩咐道:“王学士,替朕草制一封给南朝皇帝的国书吧。”


“请南朝依约再拨下一百万贯交子!”


消费这种事情,是会上瘾的。


特别是,当钱不是实物,甚至不在自己手里的东西。


很少有人能控制得住自己的欲望。


皇帝就更加难以控制了。


王师儒却犹豫了一下,然后劝谏道:“陛下,国用当以节俭为上啊!”


“若骤然间就花掉两百万贯……”


此时,耶律洪基已经喝了好几杯天仙醉了,他有些醉眼朦胧。


听着王师儒的谏言,他哈哈一笑:“学士就按照朕的意思去草制国书吧!”


“朕难得开心一回,国中也难得欢喜一次。”


王师儒还想再劝,耶律洪基就瞪了一眼:“学士难道以为朕的大辽,连区区百万贯的财货,也要节省?”


“朕富有四海,拥有天下!”


“大不了,明年和南朝再谈谈……”


“和他们公平交易!”


“用黄金白银,换他们的交子!”


一两白银,南朝给出的价格,相当于铜钱三贯。


换成交子,就是六贯钱!


虽然耶律洪基到现在都搞不清楚,这个魔术是怎么变的?


但他吃肉,难道还要去厨子怎么做菜的吗?


耶律洪基现在只知道,一两白银可以换六贯钱的交子。


而辽国通过丝绸贸易,也通过对渤海、女直的压榨,每年都赚取数十万两的白银。


拿出一半去南朝换交子,起码能再换一两百万贯。


更何况,辽国拥有着堪称当世第一的黄金储备。


黄金比白银更贵!


相信也可以换到更多交子。


所以,耶律洪基压根不担心自己没钱花。


就这样买买买就行了。


因为他发现,无论他怎么算,这个事情,都是他和大辽赢!


而且是大赢特赢!


通过交子,大辽可以源源不断得到南朝的商品。


通过交子,他能得到足够的财货,收买国中上下。


甚至,通过交子,他还可以大大缓解,现在辽国遇到的各种问题。


譬如说,南院的农民问题和北院的牧民问题。


他都可以通过交子,来一定程度减轻这些人的负担。


既然如此,那还犹豫什么?


至于金银?


那玩意,他留着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处。


还不如拿去南朝换交子,购买南朝的商品。


王师儒听着耶律洪基的话,看着他的脸色,低下头去,叹了口气,拱手拜道:“臣领旨!”


只是心中多少有些隐忧。


大辽这样纸醉金迷,奢侈糜烂下去,恐怕将来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是,大辽奢靡成风,也不是今天才有的。


圣宗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到了兴宗时,更是江河日下。


如今这位天子登基后,就已经无药可救了。


耶律重元、耶律乙辛两代权臣把持朝政,祸乱国家。


根子就出在这位陛下身上。


所以,他也无奈。


只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皇太孙身上了。


只能希望皇太孙长大后即位,可以刷新政治,励精图治。


……


这一日,耶律洪基喝的伶仃大醉。


最后是摇摇晃晃着,被皇后萧思坦搀扶着到了宫帐的御床上歇息。


其他辽国贵族、大臣们则比耶律洪基还醉的厉害。


但辽国上下的欢喜,却是溢于言表。


无论怎么说,不管怎样。


价值一百万贯的南朝财货,确确实实的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而且都是他们喜欢,甚至是珍爱的。


最上等的茶叶,最好的建盏,名贵的绸缎,华贵的刺绣。


汴京人用的胭脂水粉,汴京人用的玉器、瓷器。


以后,他们可以在上京就能过上汴京的生活,享受着汴京的享受了。


所有人都很开心。


耶律洪基在床上,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


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帐中也点起了烛火。


他感觉有些头疼,也有些口干。于是,呼道:“茶,朕要喝茶!”


当即就有着宫女,奉来茶水,喂着他喝下去。


喝了一盏茶,耶律洪基感觉好了些。


于是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禀陛下,已是酉时三刻了。”侍女回答。


“竟到酉时三刻了吗?”耶律洪基喃喃自语着。


这个时候,皇后萧思坦走了进来。


“陛下……”萧思坦盈盈一礼,她手中拿着一封奏疏。


耶律洪基笑了笑,问道:“皇后有事?”


“嗯!”萧思坦走到耶律洪基面前坐下来,对他说道:“刚刚接到的奏疏。”


她将奏疏送到耶律洪基手中:“张孝杰薨了。”


辽国的皇后的实权是很大的。


承天太后这样的女强人,甚至可以算是如今辽国体制、制度的奠基人。


所以,即使到现在,辽国的皇后依然拥有着差不多相当于副君的权力。


在皇帝卧病或者不能视政的时候,代替皇帝处置军国大事,更是辽人默认的规则。


耶律延禧接过萧思坦递来的奏疏,看一遍,就叹道:“张孝杰竟薨了。”


语气之中,颇有些怀念,甚至是遗憾的味道。


他想起了那些年秋猎,他意气风发,耶律乙辛、张孝杰伴随左右的时光。


也想起了耶律乙辛、张孝杰服侍、辅佐他的时光。


于是,又叹了一声。


斯人已逝!


一切功过尽黄土。


坐在御榻边的皇后萧思坦,看着耶律洪基的神色,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如何处置此事?”


张孝杰,曾经被辽国上下,认为是韩德让第二的宠臣。


同时,还是魏王耶律乙辛最信任也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但现在,他死了,死的悄无声息,也死的默默无闻。


除了地方官上报了死讯外,朝中没有任何提及他。


所有人都装作没有这个人。


耶律洪基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他叹息一声,道:“张孝杰,虽然贪污腐败,让朕大失所望。”


“但终究,他是士大夫,是先帝最后一科科举的状元,也当过宰相。”


“皇后……”耶律洪基说着:“朕想给他一个死后哀荣。”


萧思坦,低下头去,轻声说道:“朝中恐怕不会同意。”


耶律洪基眯起眼睛来:“不同意?”


他当然知道萧思坦所指。


无非不过是萧秃纳、王师儒等文臣。


可是这些文人那里知道,若对耶律乙辛、张孝杰等人穷追猛打,那么就会让整个北院贵族忧心忡忡。


当年,耶律乙辛、张孝杰权倾朝野的时候,不知道多少北院贵族,曾投效于他们门下。


彻底清算耶律乙辛、张孝杰等于把这些人逼向绝路。


他现在好不容易,才通过宋辽新约,用财货稳定了北院各部。


哪里肯给让人破坏他持续向北院各部释放善意的大局?


于是,耶律洪基道:“朕意已决!”


“着,命有司厚葬,赐张孝杰神道碑,许其上遗表,恩荫子孙。”


说着,耶律洪基就又道:“朕听说,当年南朝的曹用利被贬自杀,南朝仁宗皇帝,后来亲自为其平反。”


“从那以后,南朝皇帝就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罪宰执,不杀待制以上。”


“朕今日欲法南朝,与大辽上下共治之!”


耶律洪基,已经在位三十一年。


即位三十一年的老皇帝,哪怕再不靠谱,对自己的国家是个情况,他心里面是有数的。


他心里面清楚,现在的辽国,看似稳定,实则暗流涌动。


必须求稳,也必须向北院各部妥协。


思来想去,南朝的体制是最适合的。


在南院,与士大夫豪族共治之。


在北院则和十二宫、五院部、六院部的权贵们共治之。


只有这样,才能维系稳定,才能让辽国的虎皮可以继续吓唬人。


否则,内部不稳,内耗四起。


各部离心离德,甚至暗中勾结外敌。


这大辽江山,立刻就会动摇!


萧思坦听着,心中自然欢喜。


她的家族,也和耶律乙辛、张孝杰有密切关系。


老实说,过去她甚至起过,若耶律洪基哪天重病了,她是不是可以将耶律延禧赐死,然后从宗室之中,过继一个来当皇帝的念头。


但现在,听了耶律洪基的表态,看着他连张孝杰都肯包容。


心中的石头顿时放下了。


注:萧思坦在历史的大安二年,曾经谋划毒杀耶律延禧。但被发觉,降为惠妃。


耶律洪基连萧思坦都不敢动,可以想象,这个老皇帝当时已经察觉到了,辽国内部的激流和矛盾。


但耶律延禧这个大聪明,却一上台就开始大清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