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趾认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sx110.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弹指一挥,又是数日。


元祐元年四月丙申(初九)。


赵煦正在大内后苑之中,带着自己的弟弟赵佖玩耍。


赵佖因为在襁褓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让视力受到了严重损害。


所以,他的眼睛近乎看不到任何东西。


根据林贤妃的说法,大宁郡王只能看到一些东西的大概轮廓。


赵煦不是医生,所以不确定赵佖到底是视网膜受损还是晶体受损。


不过,这个孩子很乐观,这段时间接触下来,赵煦也发现了,他似乎对音乐有着不错的天赋。


才四岁多一点,而且视力严重受损。


却已经在赵煦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会了吹笛、击罄。


他的音感很好,对声音和节奏都非常敏感。


无论是吹笛还是击罄,他都学的很快,现在已经能吹奏一些简单的旋律了。


“九郎可真聪明!”赵煦微笑的摸着赵佖的小脸蛋。


他的这个弟弟,在他的上上辈子,一直很低调。


低调到赵煦有些时候都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弟弟。


然而,赵佖的低调,有些时候也是错的。


因为,作为他是赵煦年纪最大的弟弟。


按照宗法传承的顺序,在赵煦无子的情况下,他是第一顺位的继位者。


要不是他的眼睛有问题,那个位置还真有可能落到他头上。


也正是因此,他成为了赵佶那个混小子的眼中钉。


根据在赵煦看到的资料,这个九郎在崇宁五年便因病去世。


嘿嘿!


好一个因病去世!


真是好巧啊!


赵煦的亲弟弟赵似也是崇宁五年因病去世的。


而恰好这两人,都曾威胁过赵佶的皇位。


这样想着,赵煦就轻轻的抱了一下赵佖,在心中已经下了决定。


一报还一报。


将来想个办法,也让那赵佶惊惧而亡就可以了。


正这样想着,一直在后苑花园边上,远远的侍奉着的冯景,却忽然来到了赵煦面前。


“大家……”


赵煦松开赵佖,将这个孩子交给他的乳母,让其带到一边去玩耍。


然后,赵煦就转头,看向冯景:“什么事?”


“启奏大家,通见司言,章执政已生擒交趾伪太原李常杰!”


“赢了?”


“幸赖陛下洪福,社稷庇佑!”冯景躬身再拜。


赵煦笑起来:“走,去庆寿宫给太母、母后上贺!”


生得交趾伪太尉李常杰。


这可是十年前,熙宁南征没有做到的事情。


有了这个胜利,今年的坤成节必然很热闹。


“父皇啊……”赵煦抬头,在心中默默的说道:“儿臣会将您想要的东西,一个个送到您的面前的。”


李常杰,只会是一个开始。


他的父皇生前念兹在兹,想要擒杀的人,赵煦会在未来一个个的送到他的神主之前,祭奠于太庙之中。


……


在去庆寿宫的路上,赵煦坐在步撵上,看完了章惇送入京城的战报。


一战而擒李常杰,前后斩首万余,俘五万有余。


这确实是一场大捷。


确实是足够两宫好好高兴一番了。


也确实是足够让太皇太后得到一个不错的尊号了。


到了庆寿宫后,赵煦就发现,果然两宫都很开心。


特别是太皇太后,笑的嘴都要合不拢了。


赵煦一看,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便挑着这位太母喜欢的话说,将其高高捧起来。


向太后也在旁边打辅助,不时的称赞几句,直将这位太皇太后捧成了大宋有史以来功劳最高的太皇太后。


很快,得到消息的命妇们也纷纷入宫求见。


于是庆寿宫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


交趾,升龙府。


李乾德看着再次被人送到他面前的那些北朝条款。


他的眉头紧紧的皱起来。


他很清楚,这个条约只要他签了,那他的人望就要彻底丧尽。


朝臣也好,宗室也好,贵族也好。


都不会再对他效忠的。


所以,他坚决不同意。


甚至多次对大臣们公开表示:此等条款,耻辱至今,朕若签下,将来又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卿等为何一再逼迫朕做此不孝之举?”李乾德冷冷的问着。


废历代先帝庙号,降帝陵为王陵。


这在礼法上根本说不通。


“陛下……”一位老臣拜道:“还请陛下为社稷计,尽早应允北朝条款。”


“是啊!是啊!”其他大臣纷纷说道。


这些文官,现在都已经被北兵吓傻了。


江北诸州,发生的针对文官士大夫的屠戮,让他们瑟瑟发抖。


他们知道的,只要北兵过江。


那他们这些人,恐怕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被无情屠戮。


而且全家都跑不掉!


在死亡的威胁下,文官士大夫们再次发挥了无数前辈的光荣传统——世修降表。


已经有很多人,在家里悄悄写下了对北朝帝、后的歌颂之诗。


甚至还有人悄悄的派人渡江过去表忠心了。


没办法!


不可力敌啊!


李乾德冷冷的扫着这些人,他紧紧的咬着之的嘴唇。


“卿等为何一再逼迫于朕?”他压抑着声音,质问着:“难道真要朕变成那个不孝子孙?”


“孟子曰:社稷为重,君为轻!”大臣们纷纷匍匐。


“还望陛下,效越王之故智,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在整个交趾,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他的故事更是无人不知。


“哼!”李乾德却是怎么都不肯同意的。


同意了,就等于将自己送到死路。


到那个时候,一杯毒酒,一条白绫,就可以让他上路。


不会有任何人同情他,更不会有人支持他。


到那时,朝野内外,都会让他速死的。


所以,他顽强的抗拒着。


本着只要朕不同意,你们就奈何不得的想法。


李乾德苦苦支撑着。


然而,大臣们既然集体入宫了,自然已经找到了让他屈服的办法。


“陛下……”


一个穿着戎服的武臣,慌慌张张的跑入殿中:“麻令告急——占城、真腊两国大军寇边!”


然后,又是一个武臣,急急忙忙的来到了殿中,跪下来拜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北朝在富良江北岸开始伐木兴建船舶。”


李乾德的胸膛,剧烈的起伏着。


他冷冷的看着那两个武臣。


他认得这两个人,都是他的弟弟崇贤候李太德的部将。


这让他不得不怀疑,李太德这是在给他下套。


“陛下……”大臣们却被这两个消息,吓到惊慌失措:“还请陛下为天下江山社稷考虑,应允北朝条款!”


真腊、占城已经组成了联军,正在南下。


若叫他们突破了麻令等州,北兵再打造水师,渡江而来,三面夹击之下,这大越必然吃枣药丸。


所以,文臣们再顾不得体面了。


他们看似恭敬,但行动和语气,却已经表明了他们的不耐烦。


你要作死,别带上我们!


李乾德看着那些已经扑到陛前的文武大臣。


也看着在殿外,那一排排全副武装的禁军。


又看着那一个个在殿上一言不发,任由大臣们逼宫的卫士、内臣。


他苦笑一声,李乾德知道的,今天这个事情,他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还得答应。


不然,这些人绝不会放过他。


莫名的,李乾德想起了中原传来的一句诗。


花蕊夫人的诗:三十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太尉若还在,朕焉能被这些宵小挟持?”李乾德此刻无比后悔,当初派太尉李常杰渡江抵御北兵。


早知道,他就该彻底放弃江北,让太尉率兵拱卫升龙府。


甚至效仿旧年故智,让李太德和当年的皇叔李洪真一样,率兵出战。


如此一来,不仅仅可以借机除掉对他威胁最大的弟弟。


也可以避免今日之祸。


可惜!


太尉战败,大军覆灭,他手中再无可用之人,可用之兵。


“卿等既皆如此……”李乾德望着群臣,无力的低下头颅:“朕应允就是了!”


他没有儿子,甚至连女儿都生不出来。


成年以来,后宫诸妃,一个有孕的都没有。


这让他的地位不稳,也让朝中大臣对他没有丝毫忌惮。


群臣欢喜不已,纷纷拜道:“陛下圣明!”


李乾德苦笑一声:“哪里还有什么陛下?”


“哪里还有什么大越天子?”


“孤,怎敢当啊?”


左右都已经落到了这个田地了。


李乾德自然自暴自弃,开始摆烂。


反正朕没有儿子,反正朕已经是弃子了。


那就恶心恶心别人吧。


这样想着,李乾德脑海中,忽然闪现了一道灵光。


这让内心狂笑起来。


于是,他看向群臣,说道:“只是,既允北朝之款,自当遣使去汴京谢罪。”


“孤不能行,当以王弟代之!”


李太德想他死是吧?


那就让他去汴京谢罪!


到了汴京城,他还能回来吗?


至于李太德答不答应?


重要吗?


只要这个事情,一个字泄露到北朝那边。


北朝拿着把柄,强令李太德入京,李太德又该如何抉择呢?


他敢拒绝吗?


他拒绝,那他就必须主战。


他同意的话,那就更好了!


他这辈子都可能回不来!


即使能回来,朝臣们、宗室们、武臣们,谁敢立他?


如此一来,能即位的也就是李太德的儿子了。


这样说不定,他的命还能保住。


哪怕被迫禅位,也可以用太上皇的名义,在背后操纵朝政。


总比像现在这般毫无反抗之力,只能认命强!


这样想着,李乾德就看着群臣,然后死死的盯着那位跪在人群中的李太德。


“朕的弟弟,朕的崇贤候,汝将如何应对?”


李太德抬起头,看着那个坐在御座上的皇帝。


他的眼中满是厌弃和嫌恶。


此刻,他恨不得如当年高澄一般大骂。


然后再让一个武臣学崔季舒给这个哥哥三拳,打碎他的门牙。


可惜,他不能,也不敢。


不仅仅是因为他还没有完全掌握升龙府。


这宫中还有着支持李乾德的势力。


还因为,在这国破家亡之际,他若贸然弑君,影响太坏了。


更会授人以柄。


届时北朝肯定会拿这个事情做文章。


这可是上好的开战借口。


他冒不起这个险。


“陛下!”李太德在群臣的注视下,再拜说道:“臣弟谨遵旨意!”


去北朝朝觐而已。


汴京又不是龙潭虎穴!


只要乖顺一些,多说些好话,讨得汴京欢心,说不定可以修改条款,减免一些贡赋。


此外,李太德还从北朝人开出的条款里,闻到了一点味道。


北朝除了要求交趾岁贡稻米百万石之外,还要求交趾每年向北朝以市价出售稻米一百万石。


这个条款,让李太德看到了希望。


市价?


什么地方的市价?


广西的还是汴京的?


若是汴京的市价……


李太德舔了舔嘴唇,他可是知道的,汴京斗米常年都是六七十钱。


一石就是六七百!


一百万石就是六七百万,相当于百万贯。


一岁百万贯铜钱,那是多少财富?


只要谈好了,待他回国,说不定就可以借此功劳,直接逼迫李乾德退位,并得到全国上下拥戴。


这可是百万贯的泼天财富!


交趾缺铜,自然也缺钱。


有了这百万贯的财富,他和他的子孙,自然可以忍辱负重,励精图治,以待将来!


至于会不会被扣押在汴京?


李太德感觉,汴京的北朝君臣,应该还不至于如此。


再怎么样,他也是北朝自吴越之后,第一个主动入朝的属国王族成员。


即使是出于千金买马骨的需求,也会对他礼遇的。


……


李乾德看着李太德的模样。


他的脸色一阵铁青,他怎么都想不到,李太德的胆子居然这么大?


群臣在李太德表态后,当即纷纷拜道:“还请陛下与崇贤候名分,以使北朝!”


“名分?”


李乾德玩味的冷笑起来:“遣中国谢罪使如何?”


群臣却是置若罔闻,集体拜道:“还请陛下立崇贤候为皇太弟,以为社稷之储,如此方显我国诚意!”


皇太弟?!


李乾德的脸色,顿时一片雪白。


他知道的,大臣们,已经彻底抛弃他了。


对大臣们来说,这却是很简单就可以理解的事情。


当今已是望之不似人君。


竟连自己唯一的弟弟都要算计。


偏偏他还生不出孩子。


如今更是丧师辱国,让国家陷入灭亡的危机。


关键还认不清形势,看不清方向。


这样的昏君,已不值得忠诚。


反倒是李太德,肯为社稷,冒着风险前往北朝谢罪。


最重要的是——他有儿子,而且不止一个!


如何抉择,还用想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