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 第32章 第32章“我梦不到她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s://www.sx110.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梅府池塘的鲤鱼成双入对地减少。


知梅少卿对双数有执念, 每回宝鸦来,他总让小姑娘带上两条回去。来来回回折腾了四番,最后剩下凑成对的一尾, 孤苦伶仃, 在日益碧绿的荷叶间曳游。


那鱼入了公主府,如泥入海。


门房日日来回禀家主, “长公主府并没有什么口信传来。”


梅鹤庭每次听后都沉默一阵,夜里秉烛翻医的时辰越发漫长,常常通宵。


黎明,姜瑾敲门而进, 一缕青烟从银盘灯台脱魂, 在暗蓝的晨室中袅『荡』开。公子背身立在窗边,渐宽衣带罩颀薄的骨架, 好似一个徒撑皮囊的雪人。


冰冷拒人靠近,又孱弱得将融化。


他说, “我梦到她了。”


姜瑾明白那是什么思。


他只知公子最近的心神几乎全化在了为长公主寻『药』上,手里的人脉与渠,管上京还是江南, 短短几日撒出去无数。


这一日, 姜瑾将一个蓝封无字的簿子递上去,“公子,您要的人名册整理妥了。”


梅鹤庭命他查找近五年来参加过太医署遴考的医丁, 名要落了第的,人名家世,都在那簿子上。


姜瑾想明白,连御医和下名医都治好的病症,找这些被刷下来的臭皮匠有用。却敢问。


梅鹤庭也解释。


他居家时的话少, 连带眉眼都清沉。只有九尾,厌其烦地往那双黑靴跟前凑。


可惜它的救命恩人它辄避,一次都没有登陆成功过。


把宣明珠留在太医署的籍眉批全看完时,瓦肆间悄悄起了一种流言。


“……说梅驸马并非清流们所赞誉的那样有风骨,是,被长公主休弃后仍心存依恋,由爱生恨,所以才弹劾长公主。过后又舍下身为皇亲国戚的风光,复腆颜纠缠长公主殿下,弄得好没脸面。”


闲言起源于那日在宜春乐坊外,许多人都亲眼看子长公主殿下对前任驸马置一顾。


姜瑾越转述越气愤,便要去查,梅鹤庭的脸『色』变无一变,波澜惊,“必理会”。


立枷苦刑都堵住悠悠众口。


她从前经历过的,他如今也亲历了一遭;


她从前体会到的爱而得,他也感同身受。


却远远抵偿了她。


一如宝鸦所言,他想将余生全部的快乐与好运都赔给她,可是做到。想将自一命换给她,只求她健康长乐,也做到。


这些日子梅鹤庭翻了数以千计的古『药』方,没有一个能治她的病。


一个也无。


“姜瑾。”深夜里,梅鹤庭将人叫进,沉鸷的烛影覆住他半边面容。


“请庸子鄢过府一叙。”


*


庸子鄢与梅鹤庭是同年登科的,梅鹤庭为探花,庸子鄢才,是个状元。


只是江左第一公子的名如同凤冠上的东珠,其余小小米珠,皆成了缀。


庸子鄢堂堂一届状元郎,当年与榜眼探花同入翰林,眼睁睁看梅探花扶摇直上,自至今还是个崇馆编撰。


开始的时候当然有所甘,平平,人也就习惯了,平日抄抄旧典收收碑帖,日子过得还算太平。


说起藏,这位状元郎家中有一本祖辈传下的《七国拾遗》,里面编录先秦列国谋士的遗策杂谈之类。


值钱是怎么值钱的,学术价值亦,拿来垫桌脚绰绰有余。


所以梅鹤庭的人『露』出风想寻这本时,庸子鄢开始没当一回事。


成想这日就请他过府了。


好在是过堂。庸子鄢是个随和的人,手摇折子扇带僮踏入梅府,逢山夸山遇水赞水,梅鹤庭笑脸长揖。


“少卿大人公事繁重,今日却有闲,好你我久未深谈,如趁今日手谈一局如?”


梅鹤庭请人上座,单刀直入:“那本《七国拾遗》,年兄开个价吧。”


庸子鄢随和的时候,也是个风度翩然的佳公子,攒眉收拢折扇,一时知该惊叹于对方的强买强卖,还是直白市侩。


大家都是读人,世风竟日下到如此地步了?


他犯难:“大人这便教某难为了,毕竟是祖宗传下的孤本秘籍,某日日焚香供奉,敢有一刻懈怠。若是易主,庸故楚难列祖列宗啊。”


屏避了下人的竹亭,清风徐来,拂过梅鹤庭澹然的眉目。


他拣起冻石小壶,为客人斟一杯八分的茶:


“一部尚之位,可能让年兄有颜列宗?”


庸子鄢出梅府的时候,袖中已然无一身轻。


僮欲言又止,觉得自家老爷该『露』出这么大的破绽——哪怕假装回家去取一趟也好啊,这么,显得人都随和了。


“你懂,在这位面前,任伪装都是多余。”


庸子鄢转扇敲敲肩,自嘲一笑,“往后在他面前再也抬起喽……”


僮以为然,一路上纳罕,等回到家压低问老爷:“老爷莫是真被诓住了吧,一个四品,张口便许您个二品,当朝廷是他家开的?他有那本事,自为坐,这其中,有诈吧?”


庸子鄢摇,“你还是懂啊。”


说他近日提刑狱『露』出的铁血手腕,单说梅鹤庭其人——他若想诈人,用虚以委蛇;同样,梅鹤庭出口的话,便是落子无悔。


谁让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他最少年呢。“罢了,随和,随和。”


《七国拾遗》的确是一本值得的,拉拉杂杂一大本,只有三页纸有用,那三页中,记录医祖扁鹊关于《内经》的补疑解。*


三页看下来,又只有三字有用。


当那句话映入眼帘,梅鹤庭一顿。


继而,一种妖冶的光明在他眸底绽开,一扬腕子裁下那页纸,掖在怀内。


姜瑾进门来便撞这一幕,脚步滞停。


卖官鬻爵。


从前经公子手里查办的就少,现如今……


他最近多了公子种种事,敢往深处想,避开眼『色』问:“公子可从中找到了治病之法?”


梅鹤庭将合上,神『色』恢复平静,“事?”


“哦,”姜瑾『色』,“小七方从护国寺传回信儿,法染国师,今日出关。”


这位法染国师,亦是梅鹤庭寻求治病之方的门路之一。


此人原本出身皇室,姿神颖,杂学颇精,据说当年柔嘉娘娘病重时,他曾自荐请脉,后来那张太医院拟定的『药』方里,还采纳了他斟酌添减的几味『药』。


梅鹤庭得知宣明珠患病后,第一个想去寻求的人就是他。


只是巧,这位昔年的亲王,被先帝赦封为国师后便闭关修禅去也,多年方内之人。


今日始出关。


“好事。”梅鹤庭心想,也许今日会是个否极泰来的日子。“备马。”


*


疾驰的马蹄向南而去。


护国寺位于布政坊,是洛阳十二寺中香火最鼎盛的佛寺,值端午节后,前来祈福消厄的人多。


前殿广台中央的青鼎香雾缭绕,往来礼佛的香客济济喧阗,盖住了后阁偶或传来的梵音磬响。


梅鹤庭在寺门外下马,入寺穿过广袤殿宇,直奔后的毗卢阁去。


此地有一棵出名的奇松,至偃盖,人过绿荫,耳边骤得清静。那一排僧寮就在佛阁后,青砖灰墙,一水破子棂窗,其中又有一间独立而出的槿篱精舍,格外清致。


法染国师的侍者之前接待过此二人的来访,便将两位檀越引入此间禅房,双手合什:


“吾师出关后便施主的拜帖,命小僧请施主在此少待,吾师沐垢衣后便来。”


梅鹤庭鲜少与沙门中人打交,微微颔首,致一谢。


倒是姜瑾伦类地合个掌,侍者转身而出,他盯那僧人的双脚,眯了眯眼,转而心里嘀咕:难成这位皇叔祖闭关几年,都没洗过澡成?


法染俗家九,按俗世的辈分,确实当得当今皇帝称一叔祖。


梅鹤庭则环顾禅房,舍中的陈设简洁已极,唯一榻一案,一箱笼一禅杖,一张琴一盆兰,余者,便是墁砖地上的三两蒲团。


中间那只蒲团上放有一张偈。


笺纸上墨『色』新鲜,想来写未久,大抵是国师闭关修禅有所心得。


梅鹤庭无窥私,扫过的余光却被那熟悉的字迹吸引。


他微愣。


去拾谒在手,纸上的字迹,是他这段时日朝夕相伴的,绝会看错。


虽然宣明珠注下眉批是在十几年前,笔力尚有些稚嫩,但起笔锋芒与细微处的习惯,都与这张帖上的字如出一辙。


“稀奇。”


他的身后忽响起一清音,如冰击玉磬般好听,“她的字,原是我手把手教的。”


梅鹤庭指端微微收紧,眼锋轻侧。


那身披海青佛袍的无尘之人便在木柞槛外,手拈佛印,面含微笑进。


墨眉,漆目,雪颈,赤足,纯『色』的黑与白交织在他身上,华无忧之姿,宛如一尊玄脂玉相间雕成的佛陀肖像。


最特别的,是他有一双冰蓝『色』的瞳。


梅鹤庭转身与他面相对,望那双异域的瞳孔,心海浮出四个字:妖冶清凉。


想起来,此人的母妃为胡人,深得晋穆帝宠爱,是晋朝开国以降以胡姬身份册封皇贵妃的第一人。贵妃之子,则是晋明帝最小的兄弟。


长公主当年,称他一九皇叔。


梅鹤庭入京会试那会儿,此人已落发入寺,所以他往常只从旁人口中耳闻过,说这一对叔侄,感情颇佳。


动『色』地收住眼锋,梅鹤庭以士人礼揖之:“梅长生过大师。”


法染回以佛礼,曼婉线如同沕潏清澈的泉流:


“梅驸马,琼林当日最年少,闻名许久,缘悭一面。今临敝舍,知以教我?”


双方初次面,梅鹤庭知他曾教过明珠习字,法染亦知他已是驸马。


那个久违的称谓落在耳中,如火燎原。梅鹤庭静了一静,才:“某已非驸马。”


法染迟迟哦了一,面孔似浮现一丝困『惑』,出家人的定力又使他随即释然。


“那么檀越,所闻而来?”


梅鹤庭凝视那张貌若宸宁的脸,开门山,将长公主的状况与恳祈出。“——大师当年于长公主有舐犊之情,而今怀慈悲之心,万请涉尘渡厄,长生胜感激。”


当年此人年纪尚轻,又非医者出身,便有本领参与血枯症的配『药』。潜归空门这些年,医精进也未可知。


哪怕希渺如萤,梅鹤庭也宁可信其有。


法染听后沉默良久。


“血,枯,症。”


纯黑的僧袍衬那张染尘埃的玉面,无悲无喜。


半晌,他垂下一双蓝眸,合掌转身,“既如此,便叫她过来,我给瞧瞧。”


姜瑾听国师轻描淡写的语气,一愣,偏看公子一眼,急:“国师谅,长公主如今凤体违和,恐怕无法……”


今日公子来到这里,原是背公主事,请法染国师至公主府尚可,长公主看在往日感情上,总会将人拒之门外,这看病一事便顺理成章。


可若要说动公主殿下降玉趾到佛寺,那便要费一番大周折了。


长公主如今连公子的面都肯一。


法染的光足已踏在槛外竹廊上,悠静的音飘来:“若她已无法出门,吾亦无起死回生之法。”


“好。”


在那角黑袍即将消失时,梅鹤庭应了他。


法染的背影在阳光下远去,梅鹤庭注到,他光洁的顶并无戒香疤。


……


“——公子,您可觉得那位大师有,有让人好接近?”


出了佛寺,姜瑾身上便有些自在。牵过马忍住询问公子,“他身边的侍者仿佛……”


“呼吸匀长,小腿有力,怀武在身,当是昔年亲王府中的亲卫。”梅鹤庭心中似在思索什么,随口言,“出家后身边留一个心腹,无可厚非。”


他明显的神游外,姜瑾状便默默闭了嘴。


*


当傍晚,长公主府的门房收到了一张字帖儿。


那帖上既无拜启,也无落款,只有一秀若云岫的字。一呈进去,宣明珠认出那熟悉的字迹,恍如隔世。


轻念:“月水无形,我常只宁。朝子,岂羡王侯。”*


“皇叔出关了么?”她一下子起身,忙又问,“来送帖的是什么人?”


迎宵回:“门房说是个僧衣布鞋的小和尚,问他话都答,呈上字帖便合掌了。”


“那便是了。”宣明珠面『露』欣喜,想了想:“去雏凤院告诉宝鸦一,明儿我带她出门访亲。”